一点一滴筑起素质“长城”
寒风凛冽,路上的行人都想快点回家暖和一下,可再怎么心急,红灯前他们也会停下脚步等候。
“别的地方我不知道,但我们这里的人还是挺有素质的,尤其是在遵守交通规则这方面做得很好,能做到红灯停绿灯行。”冷得直跺脚的万薛与记者一起等绿灯过马路。万薛也知道“中国式过马路”,但这种风气在宿迁还是不多见。偶尔因为有急事,有人会闯红灯。像十一这样的长假,路上特别堵,会有交通协管帮助指挥交通,大家也会自觉地等绿灯。一般情况下,市民还是很有素质的,谨守交通规则,就算是人比较多,也会等红绿灯。“我认为,哪怕经济发展得再好,个人素质提不上去也是白费。还好在我们宿迁,市民的素质是跟着经济一块儿发展的。”
而对此更有感触的是那些多年如一日辛勤工作的环卫工人们。他们每天一早就奔忙在街头清理垃圾,最了解市民的素质是否提升了。在环卫一线工作了近20年的赵大妈说:“现在人比过去要文明多了。过去直接把垃圾扔在地上,尤其是烟头、口香糖之类的小东西最难清理。现在好了,路边的垃圾桶多了,大多数人会自觉地把垃圾扔进去,为我们省了不少麻烦。”最让赵大妈欣慰的是,现在的家长、学校乃至整个社会都非常注重孩子的素质教育。走在路上,时常会看到家长教育孩子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她家孙女上的学校也会开些课教孩子讲文明、讲道德,还有的街道办也时常挂一些街头宣传标语。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社会公德是人们生活中最简单、最起码、最普通的行为准则,也是最容易看出一个人、一个城市道德素质的标准。宿迁在全力发展经济的同时,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从娃娃抓起、从自身做起,共同筑起了宿迁的素质“长城”。杨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