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启动古树名木和主题绿地认领认建
133棵古树名木昨起“挂牌认养”

3月12日,市园林局和团市委共同宣布,扬州史上最大规模的古树名木认养启动。根据认养办法,每棵古树名木每年认养费用为100元,可认养的古树名木有133棵。启动仪式上,15家单位认养了39棵古树名木。另外,主题绿地的认建同时启动,每100平方米的绿地每年认养费用也是100元。
团市委马晓冬说,古树名木和主题绿地的集中认养认建到3月底截止,从认养认建的规模来看,可以说是扬州历史上最大。单位和个人一旦确认认养认建,就会获颁“认养证书”或“认建证书”。认养的单位或个人,可以在与古树名木周边环境相协调的基础上“挂牌”。
在茱萸湾风景区举行的启动仪式上,15个单位共认养了39棵古树名木。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古树名木都在认养的范围内,如景区的古树名木,因为已经有专人养护,所以并不在认养名单内。”马晓冬介绍,也并不是任何人都能随意认养,如石塔寺的千年古银杏,认养的单位或个人必须有一定的资质,最好是在绿化养护方面有一定的经验,认养单位最后会由园林绿化部门最终审核。
据悉,认养费用实行专款专用,均用于古树名木的日常管理和养护,由团市委统一收取后转入城市绿化养护基金。认养人可依据养护责任人提供的养护措施和方案,协助绿化部门养护,而每一块钱的使用情况都有据可查。
马晓冬说,团市委每个月还将组织活动,如邀请专家进行培训,讲解古树名木养护知识,每年年底还会总结考核,“做得好的可以评为‘护绿先锋’,做得不好的,要取消认养资格。”
古树名木是城市的珍贵遗产,是活的文物,具有极高的生态科学、历史和观赏价值。据悉,扬州全市共有古树名木494棵,其中城区438棵、江都区14棵、宝应县23棵、高邮市13棵、仪征市6棵。扬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