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改“负”归“正”,正能量传递
2013-11-19 04:22:04 来源: 作者: 【 】 浏览:1067次 评论:0

改“负”归“正”

    自2012年年底开始,全国上下都流行着“正能量”这个词语,电视、报刊上就更为甚焉。出于对知识的好奇和渴望,我买下了英国作家Richard Wiseman(理查德•怀斯曼)的《Rip It Up》(中文译名为《正能量》)一书,想了解下什么是“正能量”,顺便找找获得正能量的方法。经过半个月的“走马观花”和半个月的“老牛反刍”后,我觉得这确实是一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我们工作、生活和行为模式的心理学著作。它严谨又趣味十足地向我们阐释了“表现”原理与正能量之间的“亲密”关系,揭示了什么样的行为模式可以影响人的信念、情绪、意志力。它通过一系列的训练方法,提升我们内在的信任、豁达、愉悦、进取等正能量;规避自私、猜疑、沮丧、消沉的负能量。什么是正能量?科学的解释是:以真空能量为零,能量大于真空的物质为正,能量小于真空的物质为负。而在此书中,正能量指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我的理解,“正能量”实际上就是一种心态,一种对人对事对物所保持的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相反,负能量就是消极、悲观、抱怨、抵触颓废的态度等。
  带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开始了正能量探寻之旅。从带着好奇心和求知欲捧读此书,到对“表现原理”的神奇感到怀疑,再到被那些有趣的科学实验所吸引,尝试跟着做一些练习,发现好象真能发生一些改变。当然,一向对书本很爱惜的我并没有照作者的话把这本精美的书撕烂。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每一个作者的观点都只是一家之言,更何况我所读的只是中文译本,按照翻译的“信、达、雅”原则,凡是翻译过的文章,都不可能100%忠实于原文。所以书中的“表现原理”可能是我们听上去更耳熟的“心理暗示”的另一种叫法。我们不必拘泥于行为和情绪到底谁在决定谁,更不用费劲去考证“表现原理”是否真的无所不能。我们只需要知道,人的行为影响人的思想和感觉,这一简单的理念激发产生了一系列快速、简单、有效的方法,帮助人们变得更快乐、更自信,让生活变得更美好。这些方法不需要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而需要我们突破旧有的条条框框,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最终激发出内心的正能量。每个人身上都是带有能量的,而只有健康、积极、乐观的人才带有正能量。当你陷身困惑、争执或消极能量之中时,尝试解脱或改变破坏性的能量,当积极的能量被引爆时,你的人生也将会得到神奇的大转变。
  能量有正负,应用需智慧。葡萄糖和汽油是能量,炸药和海啸也是能量。表现出一种情绪不仅仅能影响我们的情绪,更能直接有力地影响我们的身体,催生不同的能量。而只有愉悦的、提振人心的情绪,才能激发出正能量,给予我们希望,成为促使我们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源泉。我们的大脑和心灵,需要源源不断的正能量濡养,否则人生将变得灰暗无序。个人需要正能量,家庭和社会同样需要正能量,否则也会变得礼崩乐坏、道德沦丧、混乱不堪。每个人都是这些有机体中最基础的细胞,只有每一个细胞都充满生机,有机体才能保持蓬勃旺盛地生长。正能量是可以感染和传递的,只有越来越多的人不断激发和积累正能量,才能像催化剂一样使整个社会都变得快乐起来,充满正能量!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表现原理”的魅力在于行动。我们要做自己行动的“老板”而不是“奴隶”。收紧肌肉,你就会立马感到意志力;挤出微笑,你就会感到快乐;站直了,你就会变得更加自信。每个人需要作出的改变不尽相同,正如詹姆斯所说的一样:“如果你想拥有一种品质,那就表现得仿佛你已经拥有了它一样。”或许,我们要作出的不只是身体语言的改变,更包括一些我们一直想做,却总是拖延的事情。今天,就着手解决那项棘手的工作,或是出去进行体育锻炼,或是回家陪长辈吃一顿晚饭,或是开始学习某项技能。不管是什么,“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今天就开始作出一些积极的改变吧,哪怕只是从一个微笑开始!
  立大志方有恒力,练实功才能致远。从此刻开始,请为了我们的幸福生活梦而改“负”归“正”吧!( 韩冉冉)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
上一篇关爱道德模范,激发正能量效应 下一篇社会文明坚决拒绝“以暴制暴”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12 Xung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018397号  迅哥有约  版权所有
网站地址:江苏省宿迁市洪泽湖东路8号  联系电话:0527-82168048

苏公网安备 3213110200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