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手拉大手,老少同行学雷锋
——全省“学雷锋、知党恩、讲道德、见行动”主题教育活动综述
9月24日,省“学雷锋、知党恩、讲道德、见行动”主题教育活动座谈会在南京举行。
省关工委成立21年来,始终坚持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首位,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每年突出一个主题扎实开展教育活动,着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本年度的主题,就是“学雷锋、知党恩、讲道德、见行动”。
讲“雷锋精神” 进村入户到学校
老同志们宣讲雷锋精神,具有独特的优势。正如省关工委主任曹鸿鸣所说:“老同志与雷锋同时代、共成长,熟悉雷锋精神,对雷锋怀有深厚感情,既是雷锋精神践行者,又是雷锋精神传播者,他们给青少年讲雷锋精神,最有真情实感,最能引发共鸣。”
溧水县关工委副主任赵明才,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是雷锋生前战友,多年坚持宣讲雷锋故事,传播雷锋精神,先后编写80余万字讲稿,作报告2300多场次。全省还有3万多名“五老”宣讲员在积极行动,他们进村入户到学校,用心用情向青少年宣传雷锋事迹和雷锋式模范人物,让雷锋精神深入人心。
“居功不傲老先进,埋头奉献好党员!”这是许多师生对徐州沛县范庄村小海燕校外辅导站站长张兴良的称赞之语。张兴良为了宣传雷锋,收集了大量雷锋日记、雷锋故事、歌颂雷锋的诗词等图文资料,不仅在他的校外辅导站展览,而且还制作了一面“宣传雷锋精神百校行”的红旗,师生们认为“他本身就是‘雷锋精神’的生动体现”。
为了使学习活动不搞“运动式”、“一阵风”,我省关工委持续多年,推动多项有效而具有创新性的工作。2008年,省关工委在苏州常熟蒋巷村设立青少年实践教育基地,蒋巷村的事迹众所周知,这里是对青少年进行党史、社会发展史和改革开放史教育的活教材,对于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也很有现实意义——类似的教育基地,遍布全省各地。
对青少年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泰州持续不断地推进了5年,靖江关工委把这一教育融于学雷锋活动中,独特的活动载体取得很好的效果。近年来,各地在主题教育中还创造了例如家规家训吟诵、“周恩来班”、阳光365电子期刊、画信、手抄报等新颖的活动载体,围绕青少年所需所盼,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把传统教育形式与现代教育手段有机结合,传授灌输与共同参与互动,引导塑造与激励关爱互融。主题教育,既有吸引力,收效又明显。
学“雷锋精神” 身体力行不服老
“见行动”,是活动主旨之一——雷锋精神不仅要讲,还要身体力行。老同志们充分利用和发挥校外活动阵地的优势,组织青少年开展多形式的学雷锋活动,让雷锋精神广泛传扬。
各地关工委特别重视发挥校外辅导站的育人功能,一个校外辅导站,就是一面弘扬雷锋精神的旗帜。10多万名“五老”,活跃在遍布各地的校外辅导站里,认真执著地关心下一代。
南通崇川区学田街道北苑社区校外辅导站,老教师、老干部定期开设“七彩周末课堂”,组织青少年看雷锋电影,读雷锋日记,唱雷锋歌曲,他们还举办了“雷锋在我心中”演讲比赛,让小小少年自己宣讲身边的雷锋式先进典型。丹阳通过校外示范基地组织青少年采访身边“活雷锋”,感谢党恩唱赞歌,感恩父母讲孝心,以榜样力量推动学雷锋。南京市关工委借助校外辅导站电子阅览室,通过“金金网”发起“雷锋在我身边”征文活动,收到征文5466篇。沭阳的校外辅导站使老少之间形成了良性互动。全县671个辅导站组织了124个志愿服务小组784名青少年每月定期到县、乡45个敬老院,3700多个空巢老人家中常态化服务。陈月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