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疫情防控】警惕这六种涉疫诈骗套路!
2022-02-17 19:01:00 来源:南通市公安局 作者: 【 】 浏览:642次 评论:0
   近日,南通市在外地返通人员核酸检测中,发现1人检测结果呈阳性。在此疫情防控形势之下,涉疫电信诈骗有抬头之势,诈骗团伙假借开展流调、疫苗接种、核酸检测等工作名义实施诈骗,严重扰乱疫情防控大局,警方在此提示这六种涉疫诈骗类型要注意!
    一、核酸检测预约
    不法分子冒充公安机关或疾控中心工作人员打电话称群众行程异常需提供核酸检测结果,让其扫描对方提供的二维码预约核酸检测,随后导致受害人银行账户钱被转走。还有不法分子冒充防疫工作人员谎称可以快速检测核酸或提供上门服务。例如,不法分子称“快速出核酸检测结果”“核酸检测上门做”,利用部分急需核酸报告人员的焦急心理实施诈骗。
    二、冒充“流行病学调查员”
    冒充“流行病学调查员”,添加微信号好友后拉入各种群聊,骗网民刷单。还有不法分子自称调查员询问涉及银行账户、财产情况等问题,索要银行卡号、密码和验证码导致财产损失。甚至部分群众轻信有预防病毒的特效药,“只需5800 元3个疗程”“每天坚持服用就会恢复健康”。
    三、涉疫物资销售
  不法分子通过网络发布代购医用口罩、销售防疫药品、物资等虚假信息,骗取受害人财物。此外,利用大家需要防疫物资这一心理,用“免费领取”的字眼吸引群众填写个人信息,借免费之名非法获取个人信息,从而实施犯罪。
    四、假借网购退款
    因疫情原因,部分地区快递业务暂停,不法分子获取订单信息后致电谎称疫情期间快递无法送达,为受害人申请退款或赔偿,导致受害人按照不法分子的要求转账,逐步走入诈骗圈套。
    五、虚假防疫短信
    冒充疾控中心等权威机构、部门,群发包含诈骗链接的短信,或短信中包含病毒链接,以配合疫情防控为由填写银行账户等个人信息骗取钱财。例如,“点击链接预约接种”“点击链接领取疫情防控意外保障”。
    六、虚假投资新冠疫苗
    自称掌握特殊渠道的“神秘人”宣称投资生产新冠疫苗稳能赚钱,诱导群众在虚假平台上投资。
    警方提示:
    1.核酸检测相关信息以官方通报为准,不要相信私人渠道等不实信息。
    2.流调员不会询问涉及银行账户等不相关问题,也不会索要验证码或要求付费。
    3.不要轻信陌生来电,不要点击不明链接,不要轻易透露个人基础信息、银行卡信息、验证码等。
    4.查询核酸检测结果、疫苗接种情况应到正规网站办理。
    5.理财投资应通过正规渠道,对低风险高收益项目要提高警惕。(供稿:南通市公安局 编辑:陆启航)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
上一篇疫情防控23种违法违规行为,后果.. 下一篇截至2月16日9时江苏新型冠状病毒..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12 Xung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018397号  迅哥有约  版权所有
网站地址:江苏省宿迁市洪泽湖东路8号  联系电话:0527-82168048

苏公网安备 3213110200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