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九养生,来年不用看医生!!
进入数九啦!俗话说:“数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人体的气血流动不畅,甚至引起瘀血阻滞,人就会出现头晕耳鸣、听力下降及很多种病症。所谓“血不通,百病生”就是这个道理。中医认为,气血是生命的动力,内脏都要靠气来推动,靠血来营养。“气为血帅”,气正常,才能有效地推动血的运行。但如果气虚、血液运行迟缓,就容易发生血脉不通,也会在身体的各部位表现出来。
起居养生
在生活起居方面,钟伟泉建议,气温下降时市民应及时增添衣物,保护肌体不受寒邪侵袭;开展户外劳作和活动时要注意手、脚、耳、脸等部位防寒保暖,预防冻疮的发生。另外,宜早睡晚起,顾护阳气;坚持适度锻炼,不过最好等待太阳光出来后再进行锻炼。足部容易冰冷的女性可以选择在睡前热水泡脚,搓摩足底涌泉穴;或者是自行悬灸足少阴肾经之涌泉、太溪、三阴交,既能驱除寒冷,也有助于睡眠。

运动养生
冬至运动,首先要避免寒邪的侵袭,其次运动量不宜过大,要在动中求静,以臻安身静体、气定神闲的境界。太极拳、慢跑、散步、八段锦等较为平和的运动都是冬至时节很好的选择。这些项目主要是以锻炼心肺功能为主。同时要注意做好运动前的各项热身活动。冬至运动锻炼不宜太过剧烈,要避免大汗淋漓,以微微出汗为宜,因大量排汗同时也会耗费大量精气。还要注意晨练不宜过早,户外运动时,最好选择在早上太阳出来后的8至9点后或下午5点之前进行。

饮食养生
俗话说:“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立冬至立春,是人们“进补”的最佳时期。冬至节气的饮食养生要藏阳气,重点要“躲”。躲暴饮暴食。概括地说就是要饮食均衡,注重温补。按照传统的中医理论,滋䃼通常分为四类:即补气、补血、补阴、䃼阳。因此,人们冬令进补应注意“有的放矢”,切莫“多多益善”。冬至饮食养生一定要注意饮食的均衡性,保证营养的多样化,做到谷、果、肉、蔬合理搭配,还应适当地吃些高钙食品。
冬至养生治冬病,要顺时而养,注意调整心态,同时要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合理膳食,适量运动。
冬至节气人们的精神养生应以静养为主,保持心境清静,宁神定志,在工作、学习之余要多听音乐,多参加一些休闲娱乐活动,以保持心态平和,顺养初生的阳气。要尽量保持精神乐观畅达,不为琐事劳神,不要强求名利,患得患失。
虽然有“冷在数九”的说法,但这段时间是一年中最适合进补的时间!这个时节保养得好,来年一整年都能生龙活虎,能量充足!(来源:畅心斋医药 编辑:陈逸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