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义勇为是凝聚宿迁发展正能量
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危险留给自己,见义勇为的英雄在每个城市都有,他们的故事让我们或为之骄傲,或为之热泪盈眶,他们的无私更让我们觉得人间处处有大爱。
他们中有的人用身躯救下生死一线的孩童、有的人奋不顾身抢救奄奄一息的幼儿、有的人面对暴徒行凶时勇敢站出来进行制止……在2012年“感动宿迁”见义勇为人物候选人公示中,他们的故事值得你我感动。
生死之间,他们的选择无愧“最美”
2012年重阳节傍晚,家住宿豫区保安乡的徐桂荣忙完农活,当她途经保安街,见一辆满载的大货车连撞路旁数辆电动车后,冲向正在路边玩耍的小吴俊时,她大步上前,用力将小吴俊推出,自己却倒在了血泊中。徐桂荣被宿豫区人民政府追授为“宿豫区十大文明之星”和“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荣誉称号,被评为中国好人。徐桂荣被网友称为“最美奶奶”。
2012年2月8日,市区313路公交车驾驶员王猛,在路上驾驶时看到前面出车祸,一个男孩被压在面包车下生命垂危。危急时刻,他给男孩做人工呼吸,在向过往车辆求援无果的情况下,他毅然抱着男孩一路狂奔到医院,挽救孩子的生命。孩子的爸爸感激地说:“要不是你,我的孩子就是第二个小悦悦啊!”
宿豫公安分局辅警薛占,是一名90后。2012年5月18日凌晨,他和队员一起巡逻时发现9名青年与出租车司机争吵并拿出砍刀乱砍。他迅速上前制止,被该伙人员砍伤。在队友的配合下,薛占他们将9名违法人员抓获,并缴获砍刀6把。仅一年时间薛占就积极协助公安机关抓获各类违法犯罪人员22人。他先后被市、区见义勇为基金会授予“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称号,被省公安厅评为“巡防之星”。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记者从宿迁见义勇为基金会了解到,从建市初到现在,全市已经涌现2000多名见义勇为市民。他们有的是普通学生、有的是普通的职工、有的是退休在家的干部,但是他们都有一个让人羡慕的光环——见义勇为英雄。
见义勇为是凝聚人心的力量
在社会提倡见义勇为、大力弘扬社会正气时,倒地老人无人去扶的新闻却时有发生。市出租车爱心车队司机徐明说,见义勇为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历史上有许多见义勇为的事迹千百年来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然而,作为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近年来却出现了一些“见义不为”、“见死不救”或“不敢为”、“不敢救”的现象。他对此表示很难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应该如此冷漠。
网民“大爱”在帖子中这样说道,一千次见义勇为者的社会彰现效果,未必比得上一次“恶意”对见义勇为者的伤害的警示意义更大。如果见义勇为者得不到有效保护,其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那么,谁还敢去见义勇为?谁还敢乐于帮助别人?
在2012年“感动宿迁”颁奖晚会上,荣获2012“感动宿迁”十大人物的王猛告诉记者,看见孩子血流不止,自己就想着去救人,想着如何保住孩子的命,其他什么也没有考虑。等孩子送到医院后,才觉得刚刚那一段路跑得有点累,心里也稍微平缓很多。在孩子住院期间,王猛还多次去看望孩子。孩子的父亲告诉记者,孩子的命就是王猛给的。
一位市民在获知公交车司机救人的故事后大为感动,他说,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美德,见义勇为的事就发生在那一瞬间,没有时间考虑,甚至没有理性的判断,那是发自一个人善良的内在本质,最无私的体现,全人类都需要这样的精神。
为和不为,放大人性的本质
获得见义勇为的称号,高考可以加20分;把见义勇为纳入法律保护范围内,给予生活补助;把一次性奖励改为长期奖励……面对见义勇为,全国都在思考,如何保障见义勇为者的利益不受侵害,他们的光环不仅仅是一些褒奖的话语。
好人做好事后,领奖还是不领奖?这样的话题在我市多家论坛上引了网友的热烈讨论。
网友“宿迁小百姓”说,始终觉得见义勇为后,不图任何回报才是真正的英雄,拿这个拿那个总感觉味道有些变了。也有网友认为,对见义勇为的英雄,人们认为英雄领奖无可厚非,但不领奖比领奖更高尚;英雄得到回报无可厚非,但拒绝回报比接受回报更高尚。甚至有人会问:难道见义勇为的目的是为了领奖吗?当然不是。不过话说回来,为什么不这样问,难道在奖励的鼓舞下,人们更乐意见义勇为不好吗?
还有一些网友认为,要建立见义勇为国家先行补偿制度,由政府对见义勇为者的损失先行垫付,再向侵害人及受益人追偿;明确见义勇为认定的机构、程序;对见义勇为者的一次性奖励补偿转向长期保障的实施等。
在我市从事建筑工程工作的高级工程师张朗告诉记者,在工程术语中,有一个名词叫“顶层设计”,意思是从全局的角度,对某项任务或者某个项目的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统筹规划,以集中有效资源,高效快捷地实现目标。我觉得激励见义勇为亟需“顶层设计”,这是广大民众对于社会正义和道德的诉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应有之义。见义勇为是一个社会的精神体现,一个民族的凝聚力的象征,假如连这点基本道德都不存在了,那这个民族就已经涣散了。
在英雄光辉的背后,记者也注意到,因为见义勇为的无私举动,有些人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有些人在身体上留下了残疾。甚至,不少见义勇为的市民,在事情过去之后,生活和家庭一度受到了困扰。
“见义勇为的入选条件有两个,一个是对违法行为作出制止的行为,另一个是在灾害面前挺身而出的行为。奖励基本上都是一次性给予的,从最低的500元到最高的10000元。据我们统计,基金会已经拿出130万元的现金用于奖励我市见义勇为的市民。”宿迁见义勇为基金会工作人员蒋成友说。
蒋成友表示,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见义勇为精神的同时,还要倡导见义善为,更要依法而为,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小和降低见义勇为的风险和成本,让见义勇为行为不留遗憾,让英雄流血不再流泪,让见义勇为的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时代光辉。
“我们希望有更多企业和爱心人士能够出力帮忙,扩大见义勇为基金会的影响力,让我们有更多的资源和能力去帮助那些生活困难的见义勇为者,也让全社会都看见,社会厚待那些见义勇为的个人,让‘好人有好报’不是一句空话。”蒋成友说。
好人好报,让英雄流血不再流泪 ■记者 张 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