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高晓松被判刑:酒驾者能否放下酒杯?
2012-02-14 21:13:13 来源: 作者: 【 】 浏览:1111次 评论:0

  文明的驾驶习惯需要长期的引导和教育,在这个过程中,严格的法律和严密的执法缺一不可。醉驾入刑,就是要以法律的形式,促进整个社会驾驶文明的提高。

  据报道,5月17日下午,高晓松醉驾案在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一审宣判:高晓松以危险驾驶罪被判处拘役六个月,并处罚金4000元。

  作为音乐界的名人,赶上醉驾入刑刚正式实施,高晓松以身试法给醉驾入刑做了一次鲜活的普法。在此之前,舆论普遍认为,高晓松醉驾案既是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一次考验,也是对醉驾入刑严肃性的一次检验。在高晓松领获判决之后,公众对于醉驾入刑的公正性无疑多了一份信心。

  此前,最高院副院长张军曾提出,不应仅从文意理解《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对危害社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这一声音随即被解读为“醉驾未必入刑”,引发社会各界的争议。人们担心这会为特殊人群留下特权窗口。高晓松醉驾案的判决,解除了一些民众的疑虑。

  高晓松案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他拥有国际驾照,按理说更知晓国际通行的汽车文明。出国的人都知道,在大多数国家,驾车者看到前面有行人,都会停下车、耐心等待行人安全穿过马路;在斑马线面前,都会自觉打手势示意让行人先行。这些文明习惯体现在很多细节上,拒绝酒后驾车无疑也是普遍接受的汽车文明之一。

  但这些文明在国内还没有普遍养成,这或许也是高晓松在国内驾车“头脑一热”的原因。

  危险驾驶现象在国内更严重,和长期缺乏类似醉驾入刑的严格法律约束有关。此外,一些醉驾者还存在一种侥幸心理,以为被抓存在很大偶然性,这也是对执法严密程度的一个拷问。

  文明的驾驶习惯需要长期的引导和教育,在这个过程中,严格的法律和严密的执法缺一不可。

  据公安部交管局的数据显示,从5月1日至5月15日,全国查处醉驾2038起,较去年同期下降35%,全国因醉酒驾驶发生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同比分别下降37.8%和11.1%。这组数据,一方面显示“醉驾入刑”所起到的积极效果,另一方面也说明,即使是有了“醉驾入刑”这样的规定,绝对数值的居高不下,也再次提醒打击醉驾仍旧不容松懈。

  每一次醉驾入刑判决,在某种意义上都是一次与危险驾驶文化的正面交锋。在法庭上,高晓松忏悔说,“愿意终身做义工,愿意拍摄(酒驾)宣传片”,这种忏悔得到人们的普遍赞同。而认罪服法领获截至目前最重判决,本身就是最好的“拒绝酒驾宣传片”,看完这个“宣传片”,酒驾者能否放下酒杯?

  因为交通事故,中国每年有六七万人死亡,多年来高居世界第一,其中有很多是酒驾导致的死亡。高晓松案说明,醉驾入刑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将醉驾者送进监狱,而是要以法律的形式,促进整个社会驾驶文明的提高。(文/舒圣祥 会计师)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高晓松 判刑 能否 放下 酒杯
上一篇酒驾与爆炸的西瓜 哪个更危险? 下一篇三聚氰胺赔偿基金的运作不应成谜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12 Xung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018397号  迅哥有约  版权所有
网站地址:江苏省宿迁市洪泽湖东路8号  联系电话:0527-82168048

苏公网安备 3213110200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