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最美”频频出现是否道德幻觉
2012-07-09 07:31:34 来源: 作者: 【 】 浏览:1074次 评论:0

 "最美"频频出现是否道德幻觉

               近日,唐山出租车司机黄琪将乘客遗失在车上的100万元现金归还失主的义举,经过同行们的口口相传与热心网友的转发评论,在社会上引发强烈反响,黄琪被誉为“最美的哥”。
  近年来,“最美”频频出现。可是,也有人担心,“最美”之类的符号用多了,容易产生审美疲劳,滋长道德浮夸风,产生道德完美的幻觉,对现实产生不切实际的认知和判断。如何看待和评价“最美”?
  美誉是种价值认同
  广西苑广阔
  从救学生的“最美教师”到救乘客的“最美司机”,从托举女童的“最美路人”到拾金不昧的“最美的哥”, “最美” 成为最流行的词汇。
  如何看待当今时代的“最美公民”?一方面,这些“最美”不是人为打造、眼球炒作,而是以自发的善行和壮举构筑起道德的高地;另一方面,他们以自身的义举树立道德的标杆,引导更多社会成员见贤思齐。
网友和媒体之所以将时代好人冠以“最美”之名,表达了人们的价值认同和敬慕心态。“最美”并没有刻意掩饰现实矛盾,而是告诉我们英雄所为是社会所需、社会所盼。
  说到底,“最美”不过是带有尊敬和向往的昵称,“最美”们也未曾在掌声和鲜花中迷失自我,多选择以淡定、平和的心态来看待荣誉和鼓励,用一己的正能量去辐射他人。多些“最美”的赞誉,并不会稀释我们身边的感动。“最美”是人们心中共同的期许,将其视为道德完美的幻觉,认为是道德浮夸,不过是杞人忧天的过度猜想而已。
  让“最美”成为行为自觉
  辽宁 洪乐风
  面对终其一生都难以赚取的百万巨款,一位普通出租车司机毫不犹豫的善行令人称道。
  在我们身边,这样的感动几乎每天都在上演。褒扬行善者,贬斥为恶人,本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但被网络不断放大的道德标签,也给“最美”的花冠蒙上了几缕暗淡。对“最美”而言,有些善举不过来自本职工作的责任心,人为的道德拔高反倒会生出“难道不该如此”的质疑和追问。所谓“物以稀为贵”,一味地渲染“最”字,会让人产生审美疲劳,过多的溢美之辞也容易让人产生“不过如此”的心理落差。因此,善待“最美”就要提防滥用“最美”的道德标签。
  也要看到,“最美”等语汇的诞生发酵与传播扩散,更多的还是网络上公众情绪的自发累积。当公众的视觉焦点转到如何践行“最美”,当“最美”的感染力转化成你我的行为自觉,诸如“道德浮夸”的担心和忧虑才会自然消弭。
微博之论
  @我爱大海:层出不穷的“最美”,是对草根们道德坚守和道德自觉的褒扬。
  它虽有溢美之嫌,却是社会大众真情实感的流露与表达,体现的不仅是社会道德认同,更是社会和谐所需,与语言是否贫乏、准确无关。我们期待社会涌现出更多的“最美”。
  @陈沉:“最美”之类符号的多用,从另一个侧面映射出善行的稀缺与社会对善行的渴望。
  社会公众对善行者不吝惜“最美”的赞美,有利于社会道德的构建。当善行成为经常性的行为,我们就会感到这个社会正走向“最美”。
  @一念贪私终成悔:没有最美,只有更美。社会道德在逐渐上扬,即使有些溢美也总比道德下滑好上千万倍,何乐而不为!
  @稻谷香:道德之美是一种高尚的自然表现!
  只要大家都愿意献出心中的爱,世界会更美!(观点来源:人民微博)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最美 频频 出现 是否 道德 幻觉
上一篇感受道德正义光芒与责任的力量 下一篇颂扬时代楷模就要引领人心向善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12 Xung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018397号  迅哥有约  版权所有
网站地址:江苏省宿迁市洪泽湖东路8号  联系电话:0527-82168048

苏公网安备 3213110200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