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创建文明城市须防“破窗效应”
2012-05-21 06:40:36 来源: 作者: 【 】 浏览:1060次 评论:0

 创建文明城市须防“破窗效应”
 

             目前,宿迁市上下正在大张旗鼓地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笔者由此而想到,文明城市的创建一定要防“破窗效应”。
       所谓“破窗效应”,实际上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o詹巴斗进行的一项著名试验:该试验是把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分别停放在两个街区,其中一辆停放在帕罗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则把车牌摘掉,把顶棚打开后停放在相对杂乱的布朗克斯街区。结果,停放在布朗克斯的这辆车在当天就被人偷走了,而停放在帕罗阿尔托的那辆车摆了一个星期仍安然无恙。后来,詹巴斗用锤子将那辆车的车窗敲破,结果,仅过几个小时,那辆车也不见了。
        后来,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根据这项试验,提出了“破窗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玻璃又未得到及时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这种奇怪的“破窗效应”,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是屡见不鲜的。
         比如,在旅游风景区,当某一面墙、某一棵树、某一块碑……被某游客刻上“×××到此一游”的文字后,时间不长,这些墙、树、碑上就会被刻上左一行,右一行,横一行,竖一行密密麻麻的“×××到此一游”字样。
        又比如,在住宅小区里,某空地本来很干净,但当有人扔上第一袋垃圾后,要不了几天,这里就会成为一个大垃圾堆。
        再比如,在一个公园里的草坪上,当某个游客为了抄近路而留下第一行脚印后,要不了多久,这块草坪中就会出现一条人行横道。
        以上事例告诉我们,人的行为和环境均具有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这种“暗示”和“诱导”,会导致不良现象的无限扩张。因此,在文明城市的创建中,对于那些看似偶然的、个别的、轻微的不良行为或“过错”,我们必须持有高度的警觉和雷厉风行的作风,否则,就可能出现“破窗效应”。
        而要做到这一点,却并非一件易事,它需要生活在我们这个城市的每一个人,都不能把创建文明城市仅放在嘴上,而必须落实在行动上,要自觉从我做起,认真对待和正确处理好三个“小问题”:
        一是要增强警觉性,切实正视“小问题”。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一些事,如随地乱扔、乱倒垃圾等,因其“小”,而常常被人们所忽视。其实,这是有失偏颇的,要知道,那些堆积如山的垃圾,那些满河流淌的污水,无不是由一点一滴汇聚而成的。因此,在对待这些“小问题”上,我们一定要有正确的态度,要充分认识“小问题”可能带来的大危害,从而自觉从我做起,不做“破窗”第一人;自觉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莫以事小而不为”,唯有这样,文明城市的创建才能成为一种自觉行为和常态。
        二要增强敏锐性,及时发现“小问题”。“破窗效应”给我们的另一个启示就是,一些“苗头”性问题虽然小,但它却具有很强的暗示性和诱导性。因此,作为文明城市的创建单位来说,一定要注意增强敏锐性,要善于从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那些带“苗头”性的小问题,一旦看到或感觉到“苗头”性问题萌发时,就要在第一时间快速反应,采取果断措施加以整治和化解,以防产生“破窗效应”。
        三要增强针对性,妥善处理“小问题”。俗话说:“百尺高台,起于垒土”。面对文明城市创建中已经出现和存在的“小问题”,既不能视而不见,回避矛盾,也不能遮遮盖盖,掩饰矛盾,一定要以积极主动和科学认真的态度,把存在问题的原因找准、分析透,并要针对不同问题采取不同的措施和对策,及时把“破窗”补上,把“小问题”化解掉,这样,才不至于“养小疾成大患”,因“小错”而铸“大祸”,文明城市创建才能实现其预期目标,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张业修)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创建 文明 城市 须防 效应
上一篇让雷锋精神在青少年中代代相传 下一篇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活动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12 Xung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018397号  迅哥有约  版权所有
网站地址:江苏省宿迁市洪泽湖东路8号  联系电话:0527-82168048

苏公网安备 3213110200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