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这些高考谣言,今年别再中招了!
2022-06-08 18:58:27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 【 】 浏览:664次 评论:0

1、捡到xx高考准考证

每年高考前夕,“xxx丢准考证”类消息又会在微信群和朋友圈中大量出现。广大网民看到后替考生着急,迅速在群内和朋友圈转发,短时间形成影响范围较大的舆情。

事件发生后,教育部门迅速核实发现有的考生根本没丢失证件,有的信息完全匹配不上,可以说基本上都是虚假信息。公安机关也证实所留手机号一般都是诈骗电话。诈骗分子虚构情景骗取社会善良。若有好心人按照电话号码回拨,并且按电话提示音操作,就可能掉入吸费陷阱。

遇到此类信息一定要高度警惕,对关键信息进行核实,拨打考生所在中学或各级招生考试机构公布的举报电话进行确认,不建议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转发。

2、出售“高考真题”

每年都会有不法分子在钓鱼网站上兜售所谓“高考真题”“绝密答案”等,标榜“准确率极高”“违约退款”等诱惑信息,并以“预付费”的名义要求用户先付款。还有声称可以花钱雇佣“枪手”替考的。有的不法分子借传送“样题试卷”的名义向用户电脑或手机发送病毒,套取用户信息。

高考试题属于国家绝密,其保管和运送都有严格的管理措施,所有接触试卷的人员都实行封闭式管理,根本不存在有人可以提前拿到高考真题和答案的可能。因此,不论什么渠道,那些出售所谓“高考真题”“绝密答案”者,都是骗子。

3、阅卷老师只顾赶速度不管对错

每年高考结束,成绩公布前后,网上总会有人炒作某地的高考阅卷工作极不严肃,阅卷教师甚至不管对错,乱打分。事实证明,发布这些帖子的人往往是出于好奇,还有的高考成绩落差比较大或不理想的考生和家长一厢情愿认为是阅卷出了问题,武断猜测乱发信息。

高考阅卷是非常严肃的工作。目前通行的“网上阅卷”,从制度设计到实际操作更加体现了公平公正。比如多数省阅卷教师要过“三关”,即资格关,培训关,考核关。阅卷一般实行“一人评一题”制度,保障评卷质量。对于语文和英语的作文,更是采取不同教师的“双评”制度,“双评”超过一定误差,则提交第三位教师进行“三评”,确保评卷准确有效。另外,还有严格的评卷质量监控程序,对评卷员的评卷质量进行全程检查、复查和修正,全程监督、纠正评卷教师评卷工作可能出现的宽严把控不一的现象。

4、 网站可以提前查高考分数

高考结束后,有不少钓鱼网站伪装成高考分数查询网站,以“提前查分”为名向考生及家长收取费用,或者以发送病毒的方式来感染考生的电脑或手机,盗取其中的个人信息。

考生及家人查分时应认准教育部门指定的查询方式及查分网址,不要轻易点击手机短信里来历不明的链接。

5、家长群疯传“聪明药”

有些家长为了能让孩子考出更好的成绩,到医院咨询一种号称能提高学生成绩的“聪明药”——哌甲酯。哌甲酯是我国严管的第一类精神药物,临床上用于治疗“多动症”。哌甲酯是一种神经兴奋药,用于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俗称“多动症”。

有的家长把此药等同于“聪明药”,是因为哌甲酯兴奋神经中枢,有一定的提高注意力作用。然而哌甲酯并不是真的提高智商,只是帮助长时间集中精力,提高学习效率而已。目前也没有科学研究表明服用哌甲酯会变聪明。

如果长期服用哌甲酯,可能出现失眠、眩晕、头晕、头痛、恶心、厌食、心悸、血压升高、心跳增快等副作用。更重要的是,它具有成瘾性,表现为存在抑制不住地寻找药物的行为。(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综合 编辑:陆启航)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
上一篇网课退费有猫腻,小心被骗! 下一篇入夏后钻窗入室盗窃多发,注意防..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12 Xung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018397号  迅哥有约  版权所有
网站地址:江苏省宿迁市洪泽湖东路8号  联系电话:0527-82168048

苏公网安备 32131102000247号